指数测评结果由 中国汽研汽车指数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中国智能汽车指数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 联合权威发布
最新指数
指数查询
指数介绍
测评规程
测评公告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发展历程

随着汽车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呈现出了新形势下的新需求。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对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汽车行业的产品开发提出新要求。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需求和新要求,融合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关键环节,加速保险行业与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探索保险角度的汽车安全技术研究路径,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研究工作,首次从汽车的持有使用环节,将汽车作为承保标的物对其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

一、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已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截至2015年底,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产品消费市场,车险保费收入达到6199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的车险服务市场。汽车产品市场与保险服务市场不仅是国民经济中拉动效应明显,影响程度大的重要领域,与之紧密相关的更是上亿家庭和国民的财产、人身安全,生活幸福和社会稳定。

因应当前消费市场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来的对汽车安全的新需求和新要求,保险行业和汽车行业跨行业合作,基于中国道路、车辆和行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解决方案,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为抓手,聚焦中国道路交通的安全发展,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全局。

二、涵盖财产人身保障,促进汽车产品和服务供给侧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努力,围绕“车”、“人”、“人车交互”等立体交通场景中与车损和人伤等相关的风险因素,在对汽车工业强国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基础之上,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摸底测试,凝结成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该体系包含: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维度,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事故伤亡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提供参考
为消费者购车养车提供参考
提供技术支撑
为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提供技术支撑
提供输入
为整车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供输入
提供信息
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信息
框架内容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包含: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维度,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形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向着智能和网联发展,新的车辆辅助安全技术不断出现,可以在危机发生之前,对驾驶者进行预警,甚至可以在预警无效时,无需驾驶者介入即可实现车道保持、减速或者停车等避险措...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
中国道路交通中人车混行十分常见,路况条件较为复杂,加之人们的道路交通法规意识不强,导致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高发。行人是弱势道路使用者,在行人保护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尽...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汽车在中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对车内乘员是非常危险的,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尤其是高速碰撞事故,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大。通过结合国内保险赔付情况和国外保险行业汽车...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
汽车在车速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或刮擦事故是日常生活中广大车主都会遇到的高频问题。而在低速事故中发生的车辆损坏,不同的车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都直接关系到车主在车辆保有…
中国智能汽车指数
指数体系
管理办法( 2020版)-工作流程
管理办法( 2020版)-选车原则

综合考虑市场保有量、年度销量、自动驾驶功能等来选取近两年上市的在售乘用车和N1类载货汽车,同时根据市场关注度选取本年度内新上市的车型,兼顾不同品牌、不同级别,接受选装配置(在发布测评结果时注明选装配置)。所有在中国合法销售的车型,不区分产地,不区分动力系统。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
指数意义

近年来,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及车内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尤其在经历了“毒汽车”、“雾霾爆表”、“电磁辐射”恐慌等事件后,民众对汽车的关注点早已不满足于性能、操纵、安全及能耗。车内环境健康问题,尤其是相关技术测评及其结果公开透明,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为应对新形势下人们对车内环境健康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探索汽车领域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结合,加速汽车行业与医疗健康相关行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汽车行业、医疗行业、通信行业的研究资源,在国际交通医学会指导下,发起和主导了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测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基于消费者的用车场景、车内影响驾乘人员身体健康的污染物类别,并结合国内外成熟的测试、评价方法及发展经验,对国内在售的车辆进行健康评价,旨在向消费者传递“健康车”和“健康用车”理念,普及车辆健康知识,引导“健康车”消费。同时面向车辆设计制造企业提供优化车辆健康环境的技术引导和测评结果分析解读,由此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应用方向
普及车内健康知识
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参考
为整车企业优化产品设计
提供输入
为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提供信息
框架内容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

挥发性有机物包含甲醛、苯、甲苯等物质,车内VOC含量引人关注。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板块通过常温、高温、通风三个工况模拟消费者实际用车情况,定量测定国标规定的8种VOC组分,通过梳理不同污染物与人体健康的关联,对这一维度的车内健康环境进行量化评估。

车内气味强度VOI

车内所用材质若伴有刺激性气味,在车辆封闭行驶过程中有可能导致恶心、头晕目眩等症状;长期处于强气味环境中,也会影响驾乘人员心理状态。异味问题也已成为消费者投诉问题中出现频次最高的问题之一。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气味强度(VOI)板块通过采集车内空气,经专业气味测评师对车内气味强度等级进行划分,从气味强度角度形成量化的评估。

车辆电磁辐射EMR

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技术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引发消费者对于车内电磁环境的关注。过往多次发生的利用便携式简易设备随意测评并大面积传播事件,已对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亟需有一套技术准确、测评公正的测评体系,正确引导公众对于车辆电磁辐射的认识,并向公众公开车辆的电磁辐射水平。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辆电磁辐射(EMR)板块通过测量车辆行驶和通信工况下驾乘人员头部、胸部、生殖区域及四肢区域的低频磁场和高频电场,结合不同工况下,不同区域电磁辐射与健康关联水平,对车辆电磁环境进行量化评估。

车内颗粒物PM

城市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强污染环境已经开始引起普通民众的强烈关注,微颗粒物上附着的有害物质与疾病的联系已日益明确。作为出行常用工具的车辆,是否能在强污染环境中为驾乘人员提供合理的保护,也成为消费者选车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颗粒物(PM)板块旨在通过测评车辆密闭性以及对车内外颗粒物过滤和净化的能力,量化评估车辆对于车内驾乘人员的保护水平。

车内致敏风险VAR

车辆大量使用的皮革、织物、金属镀层、塑料等材质,或多或少总含有一些致敏物质。过敏导致的人体健康反应,微弱时可致不适,强烈时可致命。随着产业飞速发展,普通人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所接触物质日益复杂,国内敏感人群比例也在快速提高。相关人群在使用车辆时能否得到保护也需要引起社会关注。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致敏风险(VAR)板块通过量化分析评测车内重点材质中的致敏物质及其与健康的关联,量化评估车内环境的致敏风险,为敏感人群选车提供必要的参考。